首页

sm舔丝脚视频在线观看

时间:2025-05-27 19:22:32 作者:数字赋能公益:为“星星的孩子”破解社交密码 浏览量:51128

 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 (赵晔娇)“人才是第一资源,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。”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、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、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、浙江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郑亚莉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建议,加快设立“中国工匠日”,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,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,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、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。

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,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、战略科学家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、青年科技人才、卓越工程师、大国工匠、高技能人才。

全国政协委员、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、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、浙江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郑亚莉。受访者供图

  “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下,产业转型升级加快,现代化产业体系重构,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,这对产业工人提出更高要求。”郑亚莉说,例如2024年浙江省“新春第一会”,提出全面加强“三支队伍”建设,要以“大人才观”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。

  在她看来,加快设立“中国工匠日”,有利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,全面实施“技能中国行动”,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,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,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。

  同时,让产业工人拥有自己的节日,更有着风向标意义,让大家感受到因拥有技能而生活更加美好,因成为工匠而受到社会更多尊重。

  郑亚莉在调研中发现,“工匠日”作为弘扬工匠精神、尊重产业工人的抓手,多地及部分企业已经设立了工匠日,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。例如,2019年,浙江杭州将每年的9月26日设立为“杭州工匠日”;2021年,江苏苏州将每年的4月28日设立为“苏州工匠日”;2023年,山东青岛将每年的7月26日设立为“青岛工匠日”。

  “因为存在日期各不相同、推进力度各异等问题,亟需以国家层面统一工匠日的日期、规范活动开展等。”郑亚莉建议,在借鉴地方及企业实践基础上,在现有国家工匠主题活动基础上,加强中国工匠培育和表彰工作,形成工匠相关的制度支撑。

  从“普通工人”到“中国工匠”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培养过程,需要个体、企业、行业、政府及社会多方共同努力,需要时间、平台、制度等有机配合。

  为此,她建议统筹推进中国工匠培养、使用、评价、激励等全链条发展,完善中国工匠专项培养制度,构建中国工匠荣誉制度,常态化开展中国工匠的评选活动,引导企业开展工匠评选活动,制订地方性、行业性工匠专项培养计划,让“爱党报国、敬业奉献、素质优良、技艺精湛”成为产业工人共同的价值追求。

  智能制造时代,工匠的意义非但没有减弱,反而更加不可替代。如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内涵,树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工匠典型,推动中国特色工匠文化建设?

  郑亚莉建议,通过开展工匠文化研究,培育凝练中国特色工匠文化,设立全国工匠基金,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匠学院,设计“中国工匠日”标识,引导中国工匠走进校园、社区、社会乃至世界,发出工匠声音、讲好工匠故事,以中国特色的工匠文化引领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,营造人人皆可成才、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。(完)

【编辑:于晓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生态环境部:全国已将352.5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

2023年,该省坚持政策赋能,全面兑现文旅产业招商引资、支持冰雪经济发展扶持政策,吸引中国近300家意向企业到黑龙江省实地考察、对接项目;坚持文化赋能,今冬依托冰雪大世界引入20多家国外演艺团体,策划推出“哈冰秀”演艺项目。

陈茂波:港股市场具备相对有利条件

11月15日电 据广东省纪委监委网站消息,江门市政协原常委许建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,目前正接受江门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。

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|安徽六安:农文旅融合添动能 绘乡村振兴新画卷

记者来到北京东城的一家“老字号”糕点门店,一进门,浓郁的中国风就扑面而来。工作人员介绍,今年中秋特别设计了主题店装,装饰中隐藏多项非遗元素,舞龙、铁艺灯笼、皮影戏……只要顾客在店内找到非遗元素,便有机会获得文创礼物。

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 习近平心系各族群众

李智广解释,根据2023年10月发布的《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交易管理办法》),申请登记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应当于2012年11月8日之后开工建设,申请登记的项目减排量则应当产生于2020年9月22日之后。

中方将赴美开展气候变化会谈

“我们都认识到,加强对话和合作符合所有人的利益”,出席开幕式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表示,希望参加进博会的商界代表们为各方拉紧合作纽带,“你们已经展现了这种可能性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